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核心标准的要求及网络安全建设要求,对网络安全建设流程、安全评估和测评、物理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运维管理、云计算安全、移动互联网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具体项目案例,介绍了网安全规划设计方案,为网络安全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

哎!你们听说了嘛?!XX公司的数据被泄露了!XX公司的网站被植入违法信息了!XX公司的后台有漏洞被黑客攻击了!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我们应该谴责那些破坏网络环境的黑客。其次,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同时,也想提醒网络运营者们,必须承担起维护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真实案例·案例一:上海网安部门今年4月在工作中发现,上海市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存在低危级别的安全漏洞,立即责令其限期整改。

对此,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第21条、第59条第一款之规定,对该公司罚款两万元。案例二:上海网安部门今年7月在工作中发现,上海市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站被植入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经查,该公司未采取网络安全技术保护措施、未落实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对此,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第21条、第59条第一款之规定,对该公司罚款一万元。

等保起源于国务院的147号令,为响应国务院147号令,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专门管IT行业的公安研究所)开始着手信息安全标准的推进,随后出过一些指导性的国标,但都没有引起很多企业和单位的ICT建设参考。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法和国家层面的安全指示国标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各个监管部门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大,而监管部门要求安全建设中遵循的标准大多都是等级保护;国家网信办和公安部都在主推等级保护,发现安全事件的单位没有落实等级保护肯定会被责令整改,甚至被处罚。
3、等级保护分为几个级别第一级(自主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第二级(指导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第三级(监督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